<返回

2、坚守还是进化:从《毒液》识别管理当中的“理”...

查看简介 >>
第二篇

20 人在学

手机版扫码

扫码访问手机版

关注 756399人气|30粉丝

简介

章节

问答

笔记

更多

坚守还是进化

从电影《毒液》谈识别管理当中的“理”

职业咨询师/指导师    张琼文



前一期我们讲述了《毒液》这部电影当中带给我们的一个思考:如果暴乱和毒液来到地球上,地球人给他们实施了相关的引导,他们也接受地球人文化的引导,那么他们将会成为地球人的朋友,如果不接受还要坚持他们的那套理论和习惯,势必会给地球人形成伤害的同时,也只能成为我们的敌人,地球人将奋起反击,想办法把他们绳之以法,甚至把他们赶出地球。与此类比的是一个职业人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新的企业、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后也需要遵从于我们中国老祖先所讲的“入乡随俗”的警诫,让自己能够尽快在本地获得生存。


这里面就引发了另一个思考:如果暴乱的理念是更高的、更合适、更有利于地球人的,只是地球人不理解那怎么办?很多人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很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挖气了一些职业经理人进入自己的企业,但最后愉快合作的并不多,很多空降兵很快就夭折了。尤其是近几年全球金融面临较大波动的时候,我们频频看到很多公司的高管入职、离职不到三个月,也就是连基本的观点都没有来得及表达就离开了。所以,我们要把握的一个分寸是:如何界定谁的“理”更值得尊重与配合,而谁的“理”只能被改造或者吞并。


三十年前、百年前,全世界人对于理的状态基本上都是纯然的接受,因为那个时候基本上大家都秉承的是“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超出百里,语言习惯、生活习惯就都是有差异的,强行生活就会引发水土不服。所以几千年来人们默默的认定了”经验递接式、经验传递、口口相传“式的学习与生存模式。这个经验只是局限于本地,不能放大了去用,所以总结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界条。无论是你跟自然环境的交流,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些经验都很好的保护了在这个地方长期稳固生活的人,能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获得良好的身体健康,获得良好的人际环境,并且能让这个地方能得以良好的发展。在企业管理中同样如此,有些人的打法非常好,但换到别人身上未必就是真的有用。所以通常培训咨询就是做经验与模式的再创造,而不可能直接照抄式应用。对很多企业来说,引入某个模式、引入某个先进的管理理念,就有点像是输液一样,是有营养,但也无异于是要给企业动一次小手术。企业能不能受得了、是不是一定适合企业,就需要一个新的判断标准。因为现在企业的人员构成是复杂的,我们描述企业人员通常都用“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海内外成员”这些词,意味着这些带着自己不同经验、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暴乱与毒液”,在一起的时候有些冲突与彼此的影响,就是一个必然。


我在企业里面做培训的时候,通常会问到人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家是不是讲理的地方”。


当我问完这个问题了以后,几乎无一例外地所有人都会回答,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因为大家相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讲就出事“。我相信人们经历过在家里面讲理所经历的那种争执与最后的无奈,不能讲理、不敢讲理、没有办法讲理,最后人们都不得不滑入了冷战、回避、隐忍,结果日子越过越紧张,越过越被动。这肯定不是我们需要的,这个不讲理一定是不对的,否则结果不应该这样尴尬。


那么家是不是讲理的地方呢?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下“理”的内涵。在实际的企业指导当中,我们把这个理分为两种,一个是“大理、公理、原理“,一个是”小理、私理和个理“。原理指的是天地之间最早存在的那些理,公理指的是天地之间已然存在又被人们认识到又被大家公认确实是如此的那些理,大理则指的是确保这个地区、组织内的所有人利益能够得到不同层次保障的那些理。个理则指的是个人基于个人的需要所形成的个人认知,私理则指的是为了确保个人利益得以保障所形成的个人认知,小理则指的是用来证明自己正确、有价值观、更有意义的个人认知。


有了这个确定,接下来何去何从就好选择了。也就是真正的解决问题,不是坚持谁的理(小理、个理、私理),而是指向合于要解决的事情的方向的理(原理、公理、大理)。如果我们能够有这样的智慧,并且坚信和遵从于这个理,那么所有的事情就不会太大的争执。而那些推广和信从于原理、公理、大理的人,到哪里都会被人们无限的接纳、信服与配合,因为他们知道“天下为公”,他们更知道所有的东西“生带不来,死带不走”。而那些困在小理、个理、私理当中的,因为执著于要证明自己对、自己更正确、自己更忠诚、自己更合适,久而久之必然会成为一个团队的“捣乱者”,因为他们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补充一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原意是如果一个人在世间不注意个人修养修为,必会为天地所不容。而非现在人们所误解的人不替自己谋算就会天地不容)。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样想法的人,未必知道自己的不合适,甚至还会坚定的把证明自己更有利于企业、更有价值于企业当成正事滋滋以求的去贯彻,其实他们只是把祸害企业当成了全部。所以,作为管理者如果陷于“朝堂之上论忠奸”的状态里,本身就是在制造混乱,而无异于企业的发展,因为这种划分就是在无限制的放大小理、个理、私理,你一碗水端的再平就已经不是平的了。



暴乱与毒液来到地球上,他们的本意也不是破坏,而是只是想获得另一个空间里的生存与发展,所有的人到一个新的环境里了,也无非如此。这是共同的理念。接下来就要达成的一个目标是“不是你的理,也不是我的理,而是我们共同要达成的那个事的理“,这样的认知一旦达成,并且在各种各样的事务中都奉行于这个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必然是合作、成长、突破、共建。这也是所有的期望与努力的。


外补一例: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现象,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前几年有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会去参加很多机构举办的总裁班、EMBA班,按理学习是一件好事,但不少企业运营者参加学习班前后的变化并不一定是有收获的。参加学习班之前,他们的企业有自己的市场、特点,也有一定收入和影响力,因为他是本着自己做事的水平和自己的这种原始、朴实的认知再去做事,形成的那套经验,对他企业是有它的适用性的,如果没有这个适用性,这个企业也不可能生存下来。但有的运营者参加完很多学校的MBA班总裁班之后,再回到企业里面去的时候,发现企业的经营反而出现了问题,最明显的是他们回到企业的时候开始看不惯之前企业管理的很多内容:觉得规章不够完善、流程不太科学、员工素质不到位、中层管理者理解领导意图不到位、市场份额远远不足等等。然后好好的企业里开始被这样的运营者搞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所以参加这样的学习班,更多的得注意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看看这些学习对自己的企业到底有多大的帮助,也就是课程中学习的理是人们独特的个理、还是有推广价值的公理,最本能的判断是你对于听到的这些理,有一种莫名的、本能的、深层的共鸣,还是觉得仅仅是标新立异、销售概念;二是要看看这些公理转化为企业的个理的可能性有多大,东西很好但和你没有关系,你学来充其量是增加一些谈资,但对企业的应用没有丝毫价值;三是还要看这些讲理的人是不是真的懂理,是一些伪学者、一些图利者在谈理,还是实战的人、有奉献精神的人、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人在谈理。


真懂的会真谈,而且一定不会是某一个方法、工具,注定会是系统化的设计与执行,并且不惧实践,假懂的人就只会谈理论而涉及实际一定回避,或者只会引经据典讲故事。


这个信息供各位企业家们参考。


END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