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自然而生之在路上,面对自己(八)

2022-4-26 19:37

自然而生之在路上,面对自己,第八节。

浏览文章时间满 30 秒,可领取 2 粒 种子
自然而生之在路上,面对自己,第八节。
特注:如下文案共分十节,请按顺序依次去阅读,以保内容连续。
第八节
好吧。这个事情就先这样吧。还是回到你的问题的解决上吧。
嗯,我的问题我感觉已经解决啦,这会心里也没有什么负担了,很舒服啊。
你现在感觉是解决了,但从事情本身来说还没有解决。或者,我问你,你说问题如果真的被解决了,应该是什么样的状况。
这倒是从来没有想过,好像过去就是说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但什么是解决问题,到怎么样做算是解决问题,真的没有过探讨。按照我现在的理解,简单的说,问题解决了,就是这个问题应该消失了,不应该存在了。这样理解对吗?和你说话,我都不敢确认自己说的每句话,不知道是好事,还是不好。
你话可真多。先说你现在说的不敢确认你自己说的话是不是对,这个状态,不是不能确认,是你自己开始跳出来原来形成的那些经验来看待自己的一个过程。站在一个成长的角度来说,是好事。算是个调整的过程。只不过处在其中,你自己会有一种貌似迷惘的感觉,但这个迷惘和你过去经历的迷惘不一样,这个迷惘是清晰的印证的一个过程,不是过去那种纯然不解的状态,估计你应该能够听懂吧。
嗯,是这样的。好像对我现在的这个迷惘,还有些待在里面比较喜悦的感受。
好。那就说说你的那个描述,问题如果解决了,就应该是不存在了。所谓不存在,不是现在没有了,而是这个问题在未来也不应该重复出现了,或者即使将来出现了也不再构成一种操作上的不方便,是吧?
嗯,对,应该是这样,不仅现在没有了,还应该未来也最好不要出现。或者即使出现也不是问题。这个可就深了。让问题现在没有了,好像不太难,糊弄都可以达到。但是让问题在未来不再出现,或者不再是问题,这个难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好大一个挑战啊。
说大,也不大。就说你现在,你感觉你的问题解决了。那么,这些话你有没有可能保证以后不再说呢。(我重新给他拿出了一开始他的那些语言 “大夫,我身体不舒服,我心里别扭。我觉得我特别好,可是这个世界就是不认可我。我对谁都那样相信,可是这个社会并没有回馈我应有的相信的回报。我想办法不和别人争什么,但大家却总认为我要和他们争什么。我从来不给别人提什么要求,只是期望他们能够理解我一点点,可是他们却总是指责我要求他们,而且也从来不配合”,“大夫,我太痛苦了,人世间太痛苦了。我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所以你必须用我能够接受和熟悉的方式,用我喜欢的爱听的话语,否则我马上停止和你的配合,但你还必须给我治好”。
(看了很久这段记录,一边笑一边各种表情变化。)不好说,今天一开始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任何知觉。现在有了这些知觉,但不能确信下次如果自己情绪不太稳的时候,会不会仍然这样。但有一点是可以保证的,就是如果再次说这样的话的时候,我可能会在自己心里有一个提醒,会提醒这样的话说出来,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是没有用的。
换句话来说,你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是吧。
是的,只能说现在不是问题了,但并不代表问题真的解决了。这样的思路真是奇怪,过去从来不这样去解读这些事情。照着以往的习惯,到这个程度,都是把问题超额解决了。但今天看来,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像是把问题给糊弄下去了,或者说是用另一种方式换掉了。
是啊。
不过,说到这里,我倒是有了一个非常大的疑问,问题真的可能被解决吗?
可以的。我说一段比较深的内容,你如果方便,慢慢消化,不着急一下子就全部理解: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类,一类是渐进法,一类是究竟法。
这个没有听说过,但感觉能够理解。
因为这里面有一些人类自己的私心。我先说内容,你了解一下。
好的。解决问题还有私心,这也没有听说过。
现在人们采用比较多的是渐进法,想法是挺好的,是一步步的来实施,但最后肯定很难针对应该解决的问题。举例来说,像如治病这件事情,人们很少去认识到这个人最后健康了是什么样的,一般都是看到什么病就治什么病,至于这个病的恢复会不会影响其他的地方、与一个人真正健康的状态有多大的距离、最终是不是能够整体促成这个人的健康的达成,通常很少考虑。人们通过治疗的过程,只是达成一个目标,那就是人们公认的那个病症消失了。但这只是消除病症,和真正的解决问题不太一样。但当人们的注意力只在那个病症是不是已经消除上的时候,这个治疗是能够被人们接受的,但也很难免滑入一种欺骗,滑入一种在人类社会当中普遍存在的愿意与被愿意的欺骗,那就是,希望病症消失的人看到了病症的消失,从事病症治疗的人给他们消除了病症。最后所有的注意力都只是集中在这个病症的消除与否上,却忽略了这个人真正需要达到的健康状态。这种现实思考的人不多,但陷在其中的人多,你能够理解吧。
似乎能够理解一些,因为好像大家都是这样。胃癌就治胃癌,至于治好后身体其他的地方会变成什么样,就关心不足了。让你这样一说,感觉这个方法里越努力,越是留下其他更大的危险一样。
是有这样的情况,渐进法确实是人们普遍的共识。因为这个共识,所以对于佛陀的教诲、耶酥的教诲,只是被人们当成一种特殊的存在去看待了。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这些教导是有的。但是,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好像不全理解这句话了。
说起来比较复杂,你只是先有这个感觉吧。
好的。那究竟法是怎么样的呢,我有些期待这个方法了。
究竟法并不去看一个人过去有什么过失、有什么辉煌,现在是不是有根基,而只是看这个人最终应该达成什么样的状态,然后就朝这个目标走过去就可以了。就像刚才那个治病的案例,究竟法关注的是一个理想的健康状态是什么。这个分三个内容说一说吧,因为人们所知不多,又很重要。
好,我拿笔也记一记。
第一方面究竟法中并不是主张病后而治,而是远离病痛,也就是一开始就很好的减少所有耗气、伤人、对抗的饮食、行为、语言、意识等等,也不去接触那些会形成巨大消耗的人、事、物、环境,从而使健康持续存在。
这个怎么做到啊,都说只是要吃五谷杂粮就会有生老病死啊。
如果你信了,那就是真的。如果你能够跳出这个别人给你植入的想法,那你的究竟法就开始了。
难道不是吗?
知道让你相信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咱慢慢来吧。人所谓的得病,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其实就是阴性、寒性的杂质在体内存在过多表现出来的。
意思是说,如果我们避免这些杂质摄入体内,就会避免生老病死?
会的,或者至少会使一个人的健康延长、年老慢来、疾病少问、死亡安心。
听起来很不错。可是,怎么避免呢?
人们都在追求平安,你说说平安是什么意思呢?
平安就是没有事啊。这个怎么让你一问,觉得怪怪的。
没事是一个结果。而人们说的平安,则是指始终的平静与安宁。不仅是自己与整个宇宙的平静与安宁,更是一个人内在的平静与安宁。也就是“愿你平安”的真实含义是,让你始终调理好自己的身心,使身心始终平静安宁,然后才会有终身健康无事的结果。
好奇怪啊,没有听过这样的解决,也没有这样思考过。但感觉这个解释又那么舒服。我以后会慢慢的注意这样的状态的。但话说回来,即使我们心平气和的生活,可我们吃五谷杂粮当中不可能没有杂质啊。
是的,这就看怎么吃了。保持身心平静的吃饭首先是七分饱,其次是是当时季节、本地应属的东西。也就是不吃距离自己很远的食物,不吃跨季的食物。
这个不容易,现在好像市场的东西都没有季节的概念了,而且很多东西都是长途运输的。
在吃的方面只能尽可能吧,现在尤其是大都市里这样的条件越来越不具备了。但如果去不了那样安静的环境,做不了那样优的食物的选择,那这就是健康的第二个方面,如果从最理想的健康的状态里掉出来了,就尽快回到健康当中。也就是哪怕是些微的杂质的摄入,也尽快将他们排出来,想办法保持身体的健康。
这个怎么排呢,我非常感兴趣啊。
你感兴趣,我就多说几句吧。如果你关注过瑜伽、关注过道家的养气导气术、关注过冥想这些内容,其实就不难理解了。这些动作,并不是让你每天就做这个其他的什么都不去管,而是如果你能够一直在做的话,其实每天只要花27分钟到37分钟做一做这些动作,排除杂质的效果是会慢慢积累出来的。
就这样简单啊。那瑜伽不是减肥的吗?
那个不是瑜伽,如果健康了,肥不肥的不会有人关注的。
也是。让你说的挺轻松的。
如果人们真的能够关心自己,那么,一切都会很轻松的。但真正关心自己的人不多,人们更愿意关心围绕着自己的那些东西,或者更期望别人去关心他们,所以心早就跑了。
也是。想一想,真正能够持续关心自己,其实只有自己。这样简明的道理,好像真的没有人去实践。
是的,因为我们的社会都在培养极大的依赖性,也在培养利用人的习性。把利用他人、控制他人、向他们索取当成是一种聪明与智慧。其实这是违反了第一条的状态,即培养的更多的是让自己身心不平难宁的状态。因为我们之前已经探讨过,不会有人顺你的意的。
唉,好沉重啊。看来这个话题才是真正的话题,如何真正的关心与照顾好自己。
有水平,能够把握好重点,这很重要。
我会好好提炼并实践的。对了,你说是三个方面,这已经是两个方面了,那第三方面是什么呢?
嗯,学会集中注意力了。不错,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效果。进步很大啊。值得赞许。
不好意思,还是有些迟钝。
第三方面是,究竟法对于所谓的病态的看法不一样,也就是即使是渐进法认为的病态,在究竟法当中也只是当成一种过度的健康态,依然保持那份平静与安宁,并不急于一定要治病。换句话来说,目前的状态也同样是身心所需要的,别急于去打破这个状态。
这个恐怕是接受不了,即使是我自己能够接受,看见哪里不舒服的,家里人首先开了锅了,你不去治得有多少人说你啊。
所以这个方法知道的人几乎没有,依此行动的人就更没有了,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好好的体验体验这个。中国人过去一直讳病忌医,其实是有道理的。
有些太难了,感觉是究竟法要彻底,但我们确实更容易接受渐进法,或者我们身边全是渐进法吧。
是的。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