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自如而行--“外界永远是外界”

2021-10-24 13:30

在实施咨询过程中,我特别喜欢讲故事,甚至有的时候还要编故事,目的是让来访者因为思想的触动而有更深的思考与沉淀。 此则故

AI小编归纳总结

**心灵舵手的自省课** 咨询如摆渡,故事是暗流中的浮标。当无人小舟撞来,怒火竟无处安放——原来情绪需锚定"他者"才能爆发。倾诉者常将自我镀金,把过错裱进他人的画框,这种"诉苦的艺术"实则是灵魂的逃税:向外界倾销责任,换取片刻心安。 若连替罪羊都不存在,我们便与虚无对峙,咒骂老天爷的"不作为"。推诿是会上瘾的,从具体的人到抽象的时代,层层外包责任,内心却沦为荒芜的衙门。 解药藏在古老的智慧里:外界如镜,照见的都是持镜人的手影。真正的成长始于把"为什么是我"的质问,炼成"我能改变什么"的淬火。管理者期待不推诿的团队,而每个人都是自己一生的CEO。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2012-03-10 12:51:49)
在实施咨询过程中,我特别喜欢讲故事,甚至有的时候还要编故事,目的是让来访者因为思想的触动而有更深的思考与沉淀。
此则故事,有的时候也会给人讲起:
某生乘舟,上游有一艘小船飘下来,此舟被撞差点翻船引致生命之虞。
问:某生是不是该有所情绪! 很多人对此的回答:会火的。
再问:小船若无人,可有情绪可发! 答:恐怕无从发起。
咨询的过程,很大一部分是听人倾诉,于诉中慢慢的予以干扰及调整。
诉的时候,人们的习惯总是会基于自己的正确而诉及别人的失误,并以自己的贡献来确定自己的正确。有的时候,在同一件事情的双方也会有着完全相反的陈述与结果,但讲述的又恰恰是一件事。有时候,总是感觉古人所述“偏听则暗”的危险性。而同时又在思考,这其中除了人们自我保护的本能,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因素需要我们警惕!!!
于一件事情是这样,毕竟有着明确的抱怨对象与指责的承受方,这会使一个哪怕是明知自己错了的人,在这样的诉中得到一些自我的宽恕与安慰,从而使自己更加安心的做着下一次的诉、下一次的抱怨、下一次的指责。(其实,我们的不良习性就此开始养成,也就此开始不断的放大,增加了对自己我管理、自我警省的惰性,放大了依托外界而逃脱自己的习惯,这是很多人的常态,却也恰恰是病态)
但设若没有承受方,我们又会如何处理?就象一开始所述故事中的那个小船主人,对小船不会发火。而更多的火可能会留给老天爷:在怨自己倒霉的同时,怨老天爷的不负责任,或者怨老天的不公。
回头想一想过去的很多日子,有所责任时推给外界,有承受对象就直接推给承受对象(或哭、或闹,或打、或训,或娇、或妖,或低调),没有承受对象就推给时代、社会、大流、公众。
而外界则是无故的,他就在那里,没有态度、没有属性、没有价值与否,这一切都是人心在作用,因着有利而用之,因着有害而用之,在应用中却是我们很多人在实际的应有中,基于自己的认识先涂色再解读,从而合理的逃避了自己,也愚弄了自己,都在于人心自护及诿责的需要,形成了当局者自身生命状态是上升还是停滞,亦或倒退的可能。
如上的分析中出了好几个头绪,但指向的只有一个:事情的发展是多样的,而自我的成长却只有一个,即归因于己。遇事不推诿是管理者的期望,而这缘于我们每个人在时时刻刻就自我成长应有承担的警醒,毕竟外界就是外界,不多不少,不高不低,不大不小!!!

AI小编归纳总结

**心灵舵手的自省课** 咨询如摆渡,故事是暗流中的浮标。当无人小舟撞来,怒火竟无处安放——原来情绪需锚定"他者"才能爆发。倾诉者常将自我镀金,把过错裱进他人的画框,这种"诉苦的艺术"实则是灵魂的逃税:向外界倾销责任,换取片刻心安。 若连替罪羊都不存在,我们便与虚无对峙,咒骂老天爷的"不作为"。推诿是会上瘾的,从具体的人到抽象的时代,层层外包责任,内心却沦为荒芜的衙门。 解药藏在古老的智慧里:外界如镜,照见的都是持镜人的手影。真正的成长始于把"为什么是我"的质问,炼成"我能改变什么"的淬火。管理者期待不推诿的团队,而每个人都是自己一生的CEO。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