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自然而生之在路上:正用“我觉得”

2022-5-2 15:57

“觉我(心我)”好像从来没有变过,一直是如如不动的。而那个觉我,在宗教的背景里,被描述出来就是依着不同的宗教背景被命名过的佛陀、道、真主、上帝,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对此有过意识。祂们所显现的那个真正的 ...

浏览文章时间满 30 秒,可领取 2 粒 种子
自然而生之在路上,正用“我觉得”。
时光匆匆,人们成长到现在,还是一直喜欢用“我觉得”。
过去我在博客、课堂当中总是劝人们慎用“我觉得”,因为经常使用这个“我觉得”,会让用这个词的人陷入一种无知觉的被动中,甚至是很得势争强的被动当中(他自己以为这是主动的),而处在“我觉得”当中的人往往是不考虑这个局限的可能的,因为习惯于使用其表面而难触及其实义。所以通常的“我觉得”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容易陷于自我脱责、强辞夺理、压迫他人、现实逞强的怪圈中。如果此举多次都能够得手,那么这个“我觉得”的口语即会常驻。就像有些人一张嘴总是喜欢说“我是个有原则的人”、“我的原则是什么什么”。必须清醒的看到,所有有条件的事情,都是附带着极大的私欲、私心的,所有有条件的感受也都是自欺的。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的,既然大家都在用“我觉得”来诠释,那么这个大家用的口头“禅”语,就需要更深的彻解一下,从而重新理一下“我觉得”,因为从真实义上来讲,“我觉得”当中有一个内涵值得所有生命尊重,甚至是值得所有的生命敬仰的。往每个生命本身来讲,这个“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更是生命的一种指导、修正和时时的暗示。即“我觉得”的觉得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不是基于你的个人需要,而是基于真正的事实的需要,那么这个我觉得的指向就太值得细究了。
“人类从来没有无觉性的片刻”、“佛性平等”、“众生皆有慧根”、“道不远人”、“上帝永远陪着你”、“真主永远和你在一起”、“人人生来平等”这些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语句,甚至如那个“我觉得”、“我以为”一样,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不管我们有没有宗教背景,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或者也说过这样的一些话。若在平时,这样的言语无论是初听还是多次听到都不会有太深的感知。但当我们处在不顺的境地之时、在极度无法自己去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在一些特殊的情况我们确实处理不了的时候,或者是处在中国人常说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状态下时,我们的内在即会生出对这些话较深的不理解,甚至是反驳,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真正需要的时候,当我们认真去分析的时候,我们却突然会产生极大的疑惑:我的觉性在哪里?那个平等的佛性为什么不作如是显现?我的慧根什么时候才有可能被激活?说是道不远人,而我何时才能够捕捉到那个道?上帝是不是已经把我抛弃了?真主什么时候和我在一起过?当这样想的时候,我们有的人则会衍生出这样的想法:我觉得我不行,我觉得我完了,我觉得我的悟性太差了,我觉得我的劣根太重了,我觉得我已经和死了差不多。所以,慢慢的经历之后,我们逐步的明确了这样一个现实:这些是宗教中的传述,也许在宗教中是有意义的,但对现时的我们,已经无法就这样轻易的再对这些先哲们留下的经典语言产生真正的共鸣,甚至在诸多失意的经历之后,还会太多人去质疑这些话,或者在一些时刻很多人还会觉得自己被上帝抛弃了、自己被世界遗弃了。今天我们将重新换个角度,就站在一个常人的角度,去重新面对面上帝、面对佛、面对自己,或者是面对自己的那个初性。因为当我们开始质疑神、佛、道的时候,那个觉性的点其实已经启动了。
对此,我们依然从人们非常熟悉的口头语来进行,比如人们总是习惯于说“我觉得我如何如何如何如何”,例如我觉得我快不行了,我觉得我快死了,我觉得我要成功了,我觉得我就要到了……这样说的人很多,但大家慢慢的说着说着,人就麻木了,而稍微往前迈一小步,就会发现这样一句极平常的话语当中其实蕴含了一种极深的,又极易为人们忽略的生命奥秘。不知道细心的你是否在这平常的一句话当中看到“我觉得我如何”中有两个我,一个是“我觉得”的我,另一个是“我如何”的我,这两个我虽然发自一体,如果分辨一下就会发现是不一样的,而且确实有差别。为了方便辨别与沟通,我们配合之前的博文对这两个我予以对应的名称:那个“我觉得”的我,我们定义为 “心我”(也是觉我),而把“我如何”的我的定义为 “小我”(也是行我),小我和心我之间有一个 “意我”是传递信号形成的过渡。通过这样的定义,对照大家常说的这些口头禅,我们不难意识到,心我是个清晰的观察者,而小我则那个被观察者。我们很多人的“我觉得”从真实角度上说其实是源自于心我,但却很容易被小我的需要忽略和混淆。
定义结束,分辨继续,在“我觉得我要死了”这句话当中,心我的那个我觉得没有过程,即心我的信息不经由推导得出,而是直接就在那里,拿来用就可以了,是直接出结论的,也就是禅宗所说的“言下便知”,而且是一直恒定不变,极其稳定的,从未改变的。但“我要死了”的这个小我是讲求逻辑、讲求推理、讲求得失,太多理由、太多根据、太多逻辑,是习惯于基于某种得失成败的判断、基于某种场景后才得出来的一个结论,且时常变化的,但这些理由、根据、逻辑无一例外的是利己的,而不是基于事实本身的。理由、根据、逻辑的形成与采集过程,也完全是基于小我为中心的。(小我所有的阐述如果站在另一个人的角度上来看,很难被真正的认同,或者两个这样的人在一起沟通的时候,就是各说各话,自言其理,但几乎是没有交集的。所以人与人相处,一旦其中一方生出希望对方永远是某个样子的状态的渴望时,注定会失望,也注定会冲突,因为这是逻辑的推理,仅仅是小我层面上的展现,而灵魂却是希望经常变化的)
把话题转回我们如何成长的角度,在“我觉得”的使用当中,如果我们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小我在一定程度上总想代表心我,就像我们总有人会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是由心我而发的问题,通过小我的格式被问出来。但是通过小我的答案却永远也无法满足我们的探求,因为我们其实要给的答案不是给小我,而是希望给心我。所以这个问题即马上升华为“人应该为什么活着”。当问题上升到这个层面上的时候,我们会突然理解物质的需要只是一个保证肉体活下去的基础,但当这个基础满足了再这个基础上做努力的时候,我们根本不会感觉到成就,也没有办法体验到成长,更不要说去达到成熟,因为小我的需要不仅被满足了,还被延伸于无止境了。但如果我们把小我的这个需要略作关注或者不去关注,而只是关注于心我的体验,那么这个人会突然表现出极大的安静。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在遭受极大的打击、经历了极度的事件之后,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表现出一种少有的宁静与智慧。
再把“我觉得我要死了”这句话往下去解,就会发现:心我其实时时的在影响、指导小我在往前走。这种影响、指导从心理上的表现叫做精神状态,从行为上的表现则成为际遇。精神状态即是好还是不好,际遇则表现为顺还是不顺。即如果小我的选择与心我的指导保持了一致,这个人则自然的会处在莫名的安全、舒适与自然当中。而当小我的行动与心我的指导有所偏差的时候,心我即会做出不同的干扰,表现出来就是人的状态不好,而做事情总是不太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即那个状态好不好、事情顺不顺,是一个信号,是心我发给小我的信号。如果我们正解了,就会及时调整,以使那个不顺开始变得顺起来,使那个状态从不好调整到好,这便是明智与有价值的。也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小我感受到的一切悲欢离合、痛苦惊惧全部都是心我不做取舍喜怒的表达、判断进行的传递,也是与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在进行时候即现的观照,觉我如一轮圆月,始终那里,时刻光照四方。所以如果想真的体验到幸福、快乐,我们就不可以顶着心我的提示去行为,更需要避免放大小我的意图,否则就会有越来越多令我们的生理、心理都颇感较劲的事情出现。这样的事情其实在之前的博文中反复都提醒过,例如心智驻留就是过多忽略心我的提示而过度关注小我的提醒的结果。当小我的状态强大到完全忽略了心我的提示时,我们的心智驻留即进入了完全的锁定中,轻则拉大我们与现实社会的实际距离,或者我们的健康受损,重则我们处处遭受打击而壮志难筹,或者身患多病而行动受阻。这有点像现实里的一个物理现象:心我总是给小我发送各种包裹,而中间的意我则是那个物流。如果心我发了一个包裹我们很自然的收到了,而且正解了,这个包裹的事情就过去了。但如果我们漏收了包裹、或者拒收包裹、或者误读包裹,心我就会用比原来重的声音、事件继续发这个包裹,直到我们能够接受,但在收到包裹这期间的冲击则是越来越强的。所以,如果我们要理解我们的痛苦,就会发现,原来痛苦就是小我的放大,即“痛苦就是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就是指我们看重小我的那些经验、历史、记忆,并由此形成一系列的标准,同时用这些标准去约束与控制周边人的现象),而“幸福就是心我为根本”。所以,一个人是接受了心我的指导,还是小我在作祟,从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健康状况可以直观的被看到。【我们的生理上出现的病症,其实就是心我的提示被忽略后的强化,如果能够把小我的东西慢慢放开,那个健康自己会回来。我们事业上的诸多不顺,其实也是心我的提示被忽略后的强化。老百姓的俗话就是“做得不合适了”。所以,自然的做法是当那个信差把包裹送来的时候,别忽略、别自欺,认真的查阅这封包裹,按着心我的需要去做就好了。
说到这里,我们再做个回头式的观望,我们会看到“觉我(心我)”好像从来没有变过,一直是如如不动的。而那个觉我,在宗教的背景里,被描述出来就是依着不同的宗教背景被命名过的佛陀、道、真主、上帝,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对此有过意识。所以,道不远人,真主与你同在。同时祂们所显现的那个真正的观照,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觉性”,对这个觉性如实的接纳,即是“觉”。如是,阅者当知何为趋向那个1%了。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