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莞理工学校
阅读说明
电视剧《亮剑》尽管已经出品很多年,但只要看到剧中的一些片段,就会让人受到感染,得到启发。李云龙带出的团队是有战斗力,敢打硬仗,又能出奇制胜,具有狭路相逢勇者胜,敢于向强大的对手亮剑的英雄气概。李云龙的管理艺术让企业的管理者赞不绝口,对于职校老师组建良好的班集体也有不少参考。
今天我们分享的案例是在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战斗后,李云龙给准备加入解放军的俘虏训话的场景。我们来看看,李云龙如何引导他们认准过上好日子的方向,又能鼓励大家发挥长处,确定实实在在的目标的。
场景回放

李云龙:新军装,等打完了仗之后再发。刚才我听了你们代表的发言,你们大家都是苦出身嘛,和我李云龙一样。我李云龙在家,原是编筐的。就像歌词里唱的,“卖盐的喝淡汤,编凉席的睡光床”。
听说,你们有不少山东人,你们可以把信写到家去问问,家里分到土地没有。如果没有分到,那肯定是地主。农民嘛,有了土地就能过好日子。为了咱们的好日子,你们得给我可了劲的打老蒋。
伏虏兵:首先,我能不能当炮兵?我在那就是炮兵?我见他不认生。
李云龙:炮兵?好。比我文化高,是知识分子,你还接着干炮兵。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先把你们的班长教会了,怎么打得准,就怎么教。
伏虏兵:是,首长。
李云龙:你教会了一个班,我让你当班长。你教会了一个排,我就让你当排长。
伏虏兵:那我要教会一个连呢?
李云龙:那你领两块银元(是当时让伏虏兵退投回家不要再当兵的补助),趁早给我滚蛋,我最类放空炮的兵。
在一阵哄笑中,李云龙的训话结束了。大家也会感受到,这样的团长眼光毒、说话准、很实在。
场景分享

最初李云龙给人的感觉是大白话,不高深,但他说的话做的事让人回想起来更有意味。
1. 李云龙为大家描绘了2个画面:一个是苦出身,一个是农民家里分到了土地过上了好日子。将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自然地聚焦到“为了咱们的好日子,使劲打老蒋”。
2. 当战士提出想继续做炮兵,李云龙先是赞同,而后又为这位士兵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教会班长,要打得准。
3. 看到战士对此很有信心,他继续拔高努力的方向:如果能教会一个班,就做班长,教会一个排,就做排长。
4. 而当战士继续往大说,要教会一个连时,李云龙把握了一个度,让他清楚一个重要原则:先做出来再说,在这个团队中不能放空炮!
管理思路解析

我们回到我们现实的管理工作中看,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面对面沟通,需要贴近员工,还需要有愿景,还需要分寸、尺度,如何才能具有激发与引导员工的效果,其中是否有方法可循呢?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有场景、有画面感的描述,让人记忆深刻,更容易产生带入感
就像李云龙用“卖盐的喝淡汤,编凉席的睡光床”形容大家的苦出身,又立刻带入到家里分田地过上了好日子的场景,前后对比中,水到渠成的将大家努力的方向聚焦在了“为了咱们的好日子,使劲打老蒋”明确的行动方向上,使得大家力出一孔,聚心汇力。
二、贴合员工的优势,又能扩大员工原有的局面,能达到激发个人潜能的作用
就像炮兵战士原本的想法就是继续做炮兵,而李云龙拔高了他作为炮兵的努力方向,让他不但自己打得准,还要教会班长,教会一个班,一个排,在他眼前呈现出一个更大的局面。
是他原本没有想过却是有实力有潜力可以做到的。而同时,对不太现实的目标则及时予以否定,能够让战士更立足于自己能够达到的愿景上。
共同向往的愿景,可以有效培育与鼓舞组织内部所有成员提升职能,激发个人潜能,促使成员竭尽全力,增加组织生产力,进而达到组织团队整体提升的目标。
因此,作为领导者把握愿意和现实入手的可行性是非常重要的。让大家在一个课程达成的小目标中获得成就感和成长感,更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专注职业教育 共创教育未来
欢迎进入东莞理工学校
职业化成长加油站
如果说一辈子是一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个和我们走过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