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职业教育,共创教育未来,欢迎进入东莞理工学校职业化成长加油站。

【案例解析】实习生
作者:东莞理工学校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准职业人,企业则是把员工培养为更优秀的职业人。老师和经理人在培养学生(员工)方面虽有一些不同,但在职业人成长的不同阶段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在今天的案例中,通过对企业管理者带员工的专业做法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地理解企业运营、企业管理、企业用人的一些思路。深入探究职业人的成长路径,对我们在校园里进行职业素养化育会有很多启示。
我们将对一系列来自企业一线的真实案例进行细致解读,这些案例不局限于职校学生的发展,也会涉及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身份的毕业生。希望通过这样的视角,让我们对企业用人和校园育人有更多层面的认识。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实习生在企业中的成长历程。在这个案例中,“我”的经理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方式激发了员工自我成长、以及自我领导的潜力?
1、经理非常重视新员工对自身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工作的贡献价值以及工作评价标准的理解。他用了半天的时间和“我”一起讨论我这个工作的“职位说明”。
2、经理为“我”设定了工作目标,鼓励我自己动脑,想出达成目标的方法,而不教我如何去做,也不干涉我的方法。
3、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当我向他寻求帮助的时候,他会耐心地与我一起分析,协助我找到正确的道路。
4、当“我”跃跃欲试地勾画出新的工作目标时,经理跟我一起探讨了我的想法,并给予信任和支持。
5、当“我”由于经验不足,没有达成目标时,经理承担了责任,而没有对我责备。
6、经理没有因为“我”的失误而影响我继续实习,还同意了我正式加入部门的工作申请。
7、经理持续地鼓励我不断挑战新的目标,在后来的工作中支持我挑战新的岗位,并辅助我达成了转型计划。
正如上述观察所证实的,对于案例的仔细分析,在下属中培养领导者(Leader),还是追随者(Follower)?这是每个中高级职业经理人都面临的问题。
在追求卓越和创新的高科技产业,领导者显然比追随者更符合企业长远利益。对于优秀的企业和称职的职业经理人来说,对于员工领导力的培养,应该是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培养员工领导力的实践中,领导者们采取的一套可以认知的、可以学习的、可以重复的行为,确定了员工领导力培养的目标管理四步法(也是教练式引导四步法)。这个管理实践需要科学的方法,也需要一种对时机、风险、分寸的把握和判断的能力。
目标的内容要兼顾结果与过程,这是根据岗位职责和公司整体目标,由主管经理和当事者一起讨论确定的。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设计阶段性目标,提出达成阶段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在此过程中,主管者只是引导者和讨论对象,而不会越俎代庖。一个不能对终极目标进行阶段性分解、不能自己选择工作方法的员工,也就难以成长为合格的领导者。
由主管经理、当事者和业务团队一起,分析现状预期与目标的差距,找到弥补差距、完成目标或超越目标的各种途径以及具体措施。
在目标任务终止期,进行总体性的绩效评估并制定新的目标
如果没有达成目标,要检讨原因;
如果超出预期,或者达成了当初看上去难以完成的目标,则要分析成功的原因,并与团队分享经验。分享成功经验是目标管理非常有效的管理实践。
最后是在已经完成的原目标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
20多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告诉我们,“目标管理”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合格领导人所必须的两项基本素质:
按照“目标管理”方法,团队主管者需要足够的勇气,给员工尝试的机会,创新的机会,同时也要有承担错误、承受风险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领导者。
通过“目标管理”培养领导力,已经得到了企业管理界的共识。但是,正所谓“知易行难”,在一个企业,特别是竞争激烈、商机稍纵即逝的高科技企业中,实行“目标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科学的方法,也需要一种对时机、风险、分寸的把握和判断的能力。
如何兼顾短期业务的压力及长期培养员工领导力的需要?
在员工完成工作的过程中,经理人何时插手进来?如何插手?
允许员工犯错误到什么程度?
当发现员工使用创新的方法而又前途叵测时,经理人该不该叫停?什么时候叫停?
面临巨大的目标压力时,还要不要承担员工尝试失败的风险?
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也就是要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在通过目标管理培养员工领导力的同时,还能保证不折不扣地完成团队目标。
以上就是对这个案例的解读,希望我们通过更多思考,更为深入地理解企业的管理思路和原则方法。
专注职业教育 共创教育未来
欢迎进入东莞理工学校
职业化成长加油站
如果说一辈子是一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个和我们走过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