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3、不成长的理解会贻误自己的成长—只有不固封才会使成长持续

2021-11-25 06:47

在大脑系统中,人们所谓的理解,就是用他的过去、过去的经验、过去的经历来注解他所听到、看到、触到的信息,而这并不是理解,

浏览文章时间满 30 秒,可领取 2 粒 种子
(2013-04-12 09:31:20)
在大脑系统中,人们所谓的理解,就是用他的过去、过去的经验、过去的经历来注解他所听到、看到、触到的信息,而这并不是理解,更不是活在当下的理解,而只是一种以自己的所知为边界,在边界以内的注释。表现为一个人基于自己的经验、经历对外界撑开的张力,看上去像是在与社会交流,但实质是一个人时时在防御着社会对他的很多调整,这更像是一种拒绝成长的状态,因为有这个边界在。之后我们看到,这样的人,对来自外界的信息就要进行无意识的过滤,符合自己边界内自己概念的,就赞同了,而不符合的就剔除了,结果是看上去理解了,其实没有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与我交流时,会突然对其中某一句话、某一个观点说“这话对”、“这个观点我很认同”。有这个边界的存在,沟通就变成了仪式、变成了寻求自我存在的求证、变成了两个人可能求得对方认同的秀。两个人坐在那里貌似沟通其实都是自己拿着鱼筛想捞到自己想捞的鱼,又只看得上自己能够辨别且熟悉无比的那条鱼,之后每次都捞那条鱼,整个鱼场却被忽略了,当然两个人都很有成就感,秀的成功,捞的实在。这样的理解就变成了切割、选择,之后越理解的越理解,越不理解的越进入不了自己的小宇宙,结果是貌似有了能够“自圆其说”的结构化、严谨化,但却进入了自结的一个壳里。所以,理解本身的边界的打破是理解的前提,即理解本身是需要成长的,否则缺乏时时成长的理解,会让我们错过太多应该成长的机会,而没有办法在真实当中成长。一个人在修行中的不界定,更会影响到他修行的进程、达致的境地。
有正的张力,必有反的隐藏。张力越大的人,其想要隐藏的东西则越重。一个人过去的经验、经历形成的边界里,有一些是拿出来与社会秀而求证的,还有一些东西如弱势、缺点、不足、隐私等,是人们在与社会交流中极力去掩蔽与压制,极不希望别人去触及,又极敏感的回避点。但人们总有一种无意识的习惯,即当在与人交流时,他们一边拿着自己的边界来过滤符合自己边界的信息,但又隐隐的同样拿着这些回避点与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对照理解”,以找到自己一直回避的一些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如果发现外界来的信息与自己边界内的回避点没有任何的关联性,则内心深处长出一口气,然后自己安全了,接下来就是继续掩蔽着。而一旦发现了关联,则会马上拿起那个回避点,很理直气壮的告诉对方:“你在污辱我”、“你看不起我”、“你在诋毁我”、“你在损我”、“没有这样的事”,这就是我们之前提过的捡便便、藏便便、尝便便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同样是对自己边界需要打破的一种隐患,是自我封闭的。因为对于污辱、诋毁、贬损这件事情,其实没有人在这样做,因为没有人知道你的回避点,也没有人在乎这个回避点,甚至很多回避点你不说、你不表现,人们永远不知道,只有你在乎、敏感你的那个回避点。无论这个回避点是基于什么形成的,他只是源于你的经验、你的经历,形成了你的记忆与分类,好的、喜悦的就希望再出现,而不好的、不喜悦的就想办法掩蔽而成为回避点、敏感点,有的时候别人都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听的人都能够联想到是在说自己。如个子不高的人听不得“矮子”这样的词、腿脚不好的听不得“瘸”字、股市受挫的人不愿意听到“跌”一样,哪怕别人说的和他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他也会把自己那块便便拿起来咬一口说别人在污辱他,这个过程在现实中现在真的不少。因为对这个敏感点不满意,害怕别人知道,所以形成不同程度的掩蔽,因为害怕别人知道,所以在这个地方敏感着,结果欲盖弥彰。略加思索我们就会发现,经由这些敏感点,我们把对自己生命的管理权全部送给了别人,然后由别人来左右我们的一切,反过来我们还问别人:“我是谁?”
从成长自己的灵觉意识的角度,成长甚至消失自己的理解边界的途径上,如果一个人能够警觉于自己发现的这些回避点、敏感点,不是饶开,是直接面对,并且问问自己这个回避点、敏感点是我的事情,还是别人的事情,如果是我的事情则问我是不是可以解决,如果能够解决那就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就直接接纳。如果是别人的事情,那么就更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生命主动权丢掉。举个例子:别人给我们起了一个外号,这是别人的事情。叫不叫也是别人的事情。而当别人冲着我们叫这个外号的时候,我们应不应,以及如何应就是我们的事情。如果对方一叫我们就应,而应的很生气,那么这个外号就是一种不良的条件反射,别人会在这里获得乐趣,时间久了,人家如果有了不开心的事情,就会拿叫这外号字当成开心的事情。但如果我们不去应,甚至应的如我们自己的名字一样,这个名字换回来的兴许不是开心,甚至成为一种尊重。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其实通过这些敏感点、回避点是找到了自己成长的突破点,因为面对这些回避点、敏感点,进入对这些回避点、敏感点不再有感觉的状态,才会形成一个人心量的扩大、心力的增强,也才有真正的力量使自己与社会更好的相处。一句话:当我们会成长的时候,这些敏感点、回避点其实就是我们扩充自己心量、心力的能量包。也只有正确的面对这些敏感点、回避点,一个人才有机会体会什么是“当下”。
人们所谓佛眼观佛,同样是这样一种自己对自己所拥有的边界无意识的出卖。而佛眼观佛不是事实,也不是全部的理解所在。例如人们说起庄子,基本的形容词是“庄子一生贫寒”,贫寒是一种映照,是一种镜子,映照出说这话的那个人的内在,他在乎什么;形容释迦牟尼时先说他放弃了富贵的生活和王子的身份,人们在乎的就是他们的富贵和王子,映照的就是人们对这个信息的被锁定。当二千多年来人们都这样讲的时候,我们的理解就更被锁定了,因为大家都这样说,那么这种锁定的合理性就更不容质疑了。这也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是释迦牟尼,庄子是庄子,而其他人永远只能听到、看到他们的一些观点、想法,却无法达致那样高度的原因之一。我们的理解太需要成长了,我们的边界太需要打破了。
就像我们对见到的其他人总会有一个第一印象一样,这种理解边界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我们是习惯于维护与调整的,而敏感点也就在这样的维护与调整中形成的。其差别就在于我们是注重于完善灵觉系统,还是完善大脑系统;是注重于外在形象的高大,还是注重于内在心灵的和谐;是让自己越来越有张力,还是让自己越来越趋和睦。
所以警惕我们那些回避点、敏感点,那些弱势、不足、缺点,好好看看这些东西,一一写下来,就会发现,原来这些东西早就被人们忘记了,甚至是当时共同经历过的人都已经淡忘,只有我们自己把这些东西当回事,当成我们自己的便便在内心深处反复的体验着,强化着,最后变成了一种敏感的力量,但这样的力量对我们的消耗太大了,不仅没有产出,而且还使我们在太多的敏感与防备中身心俱疲。
对照这些信息,再回想一下许三多,如果我们能够明白,就会发现,如果真的成长了,永远不必在意于我们理解什么了,或者还有什么没有理解,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我们的积累、行为上,尤其是扩大所有一切经历的积累上,不用整合,不用过多的思考,依着一件事情在那一刻的灵觉的提示去办事、去相处,不依大脑系统的判断来选择,理解的边界才会慢慢的消融,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人们自然体会到“当下”,我们的世界自然就更开朗而圆融。
所有自然的东西,都不是追求得来的,而是就在那个地方的,走进去就可以了。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