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自如而行--尊重原著,尊重成长

2021-11-2 04:23

转载▼ 连续这两年,一直有朋友约我也出几本书,甚至告诉我,只要我拿出来书籍的思路就可以,出版、发行的事情不需要太考虑,

浏览文章时间满 30 秒,可领取 2 粒 种子
(2011-01-12 00:06:37)
转载▼
连续这两年,一直有朋友约我也出几本书,甚至告诉我,只要我拿出来书籍的思路就可以,出版、发行的事情不需要太考虑,主渠道、二渠道都可以走,伴随着课程的进行,收益应该没有问题。
在感谢朋友们美意的同时,我也坦然谢绝了朋友们的好心,毕竟我实在是不想出书害人,至少这几年无论是在这里留下文字还是在课堂当中的分享,都有一种极大的隐忧:我没有办法找到一些文字能够让大家听了以后都是受益的,而不是误导的。基于这样的恐慌,每次的课程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调研、分析、设计、模拟,以期能够尽可能的把甲方需要的方案、内容、思路、方法在引导中真的落到实处,并且无论是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自己的家人之间、员工们在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方面等能够真的掌握一些切实可行,还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但委实不敢出书,在我的理念里,书,一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而不是以某一两个观点、口号为捻子,然后拿来引导大家购买的去追求码洋的多少。至少我也相信,七八十年前的文人治学、修书也是本着这样的状态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更建议人们多读一读百年以前先辈们所著的典籍,这更有益于开智醒脑式的成长,而不是抱着厚厚的一本书去简单的一笑而过。
但也有一个极大的困扰,即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我们看到太多的“经典”被翻译成现代的文字来销售,一方面是人们总以为这些典籍看不懂,一方面是觉得文言文不好读。甚至很多时候人们在读原著之前还喜欢先看看某些论坛、讲坛上的专家讲解,再去读。孰不知,此种情况下的典籍早非典籍,而成为了一种“先入为主”的错导,结果是三国不再是三国,论语也不再是论语。唯读原著,才是根本。毕竟我们从典籍中要学的,不是现代人翻译的那个意思,而是老祖先们探索、生发于天地间而提炼出那份生命真谛。
读典籍时,不必追求当时的懂不懂、明不明、喜欢不喜欢,更不必拿着自己的观点去评评点点,说三道四,对着典籍的内容与深度在阅读时也不必感慨、不必评价、不必说明、不必分享,天天去读,慢慢沉淀,方能有机会领悟此典籍中的真韵。一旦追求懂、一旦有了点评、一旦有了和感慨与分享,结果只能自障己眼、自屏己灵,最后慢慢失了读书的真意而成为读书机器,此即谓小得而大失,显了一点灰尘却蔽了一块真玉。
如果真的想感慨、评价,也最好是书读十年、语过千遍,感觉真沉淀到了的时候,再说也不迟。只恐怕彼时,言语当中的这些感慨、评价,自然也不愿意出口了,因为“讷于言”本身并不是不说话,而是因明事理而不必言。
所以,还是尊重原著吧,不去看任何人的译著与解说,才有机会从原著中找到真髓,也才有机会使自己的智慧得以真醒。如果想听别人解读,也最好是熟读之后再去听,才不会被人洗脑,也才会知道“两种思想的交流会形成远远大于两种思想”的效果,否则一个空白思想被另一种思想的注入就是完全的洗脑。只有尊重原著,才能够更好的得以由内而外的成长。
关于古籍选择的问题,我们只能说:中国人那样聪明,如果是垃圾,咱们那些精于阅读的老祖先早就把该扔的都扔了,而不会把废物千年流传却不自知的。选几本没有翻译的,拿起来天天读就是了。
愿大家成长都如意,也更深邃!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
自如而行--无须执著对于错发布时间:2021-11-02
下一篇:
自如而行--别被自信欺了心发布时间:2021-11-01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