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61.2018年开始的成长定位:知道那个1%

2019-4-23 09:30

知道那1%存在,生命才能得以真正的、快捷的、才能更有指向而踏实的升华。

AI小编归纳总结

【镜中红日】 生活像被撕碎的日历,我们忙着吞咽千吨琐碎,却只消化1%的养分。新年钟声里,人人拖着疲惫的行李箱,装满了"该做的事",却遗落了"想成为的光"。 那些深夜的辗转、喧闹中的寂寥,都是生命在叩门:你错把排泄当吸收,误将轮回当成长。真正的觉醒,是看透99%的浮沫下,藏着1%的晶核——它不在跨年烟火里,而在你每一次选择时,像碎镜中的红日,无论裂痕多深,始终完整如初。 (注:以"碎镜红日"隐喻贯穿,将生物学数据转化为生命哲学,用诗化语言重构原文核心——在芜杂中提炼本质成长。)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观澜海,品源创,优工作,享生活。欢迎大家进入澜海源创职业意识、职业素养成长空间。

知道那1%存在,生命才能得以真正的、快捷的、才能更有指向而踏实的升华



知道那个1%

文字 | 金叶子 录音 | 金叶子


今天是2018年1月1日,虽然还没有过农历的新年,但是相信大家也都开始进入到了新旧交替的状态中,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我们都会在年末进行盘点、总结,对新的一年进行展望、规划。在这样的时刻里,有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度的思考。


当换上新年挂历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说“一晃一年过去了,时间可真快呀。”细细体会这句话,我们发现我们更想表达的是:时间很快,我还没做什么呢一年就过去了。那是不是我们一年什么都没做呢?!不是,我们做了许多事:上班抢工作、下班抢车位、出门烦堵车、回家烦孩子、努力着自己的职称、盘算着家里的收入、忙着房子的装修、辅导着孩子的学业、照顾着老人的起居、计划着假期的出行,我们每天都忙的不亦乐乎。甚至我们都觉得如果没有这些事催着,我们还能干些什么呢?!

对此,人们常常感叹道:这就是生活呀!


等等,这真得就是生活吗?!


如果这就是生活,那我们应该是坦然接受,欣然欢喜。因为我们忙得有价值,忙的在点上,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是在收获、在成长。可是,为什么我们表现的却不是那样呢?!我们早上精神至极的出门,晚上却是带着疲劳回来;周一我们带着精神至极出门,周末却是带着疲劳回来;月初我们带着精神至极出门,月末却是带着疲劳回来;年初我们带着精神至极出门,年末却是带着疲劳回来;年轻时我们带着精神至极出门,年老却带着疲劳回来……


为什么我们不是欣喜、自在

却是心累、疲倦呢?!


说到这,也许还有朋友会说,也还好吧。大家都这样啊,突然这么一说,搞得好像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似的。


那问题又来了

我们真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生活之上是生命,因为生命的意义由生活承载。这种种生活现象的背后是活着的意义,生命的本质。那我们真得清楚:我们生而为人,来世间走一遭,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吗?我们真得清楚自己活这一辈子到底想活成什么样吗?我们又真得知道到底怎样才能活出那个“真正的自己”吗?

如果我们真得知道,那为什么在夜深人静时我们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如果我们真得知道,那为什么在朋友相聚人声鼎沸时突然心生落莫?

如果我们真得知道,那为什么面对生活中的诸多过往我们还是难以释怀?

如果我们真得知道,那为什么在离开手机网络时难以一个人独自安处?

如果我们真得知道,那为什么每日清晨醒来在大脑恢复意识的那一刻却是心生叹息?


其实这一切都是生命在提醒着我们,它真正需要的成长,渴望的收获到底是什么?如果不清晰这一点,那我们不过是把一天过了364遍,不过是日子叠着日子,问题套着问题,这俨然就成了现实版的“轮回”,又怎能指望一个跨年就找到面对未来的信心,一个日期的改变就能迎来涅槃重生的蜕变呢?要知道活着是一回事,有质量的活着是另一回事。我们需要有质量的活着,生命需要有质量的成长。


那什么是有质量的成长?


生物学上有这样一组数据统计,说正常状态下,我们每个人每天如果吃饭吃到1000克的话,其中真正被身体吸收的东西,即转化成身体需要的东西、成为身体某种消耗所用的东西的量极少,而这1000克的东西中应该有990克是通过呼吸、汗、涕、便等多种形式被排掉。或者说我们对食物的利用率其实不到1%,否则我们便有足够的机会让自己的体重迅速的增加,但事实是我们的体重增加比较缓慢,甚至很多人多年来的体重一直维持在一个平均水平很少变化,更有甚者还会持续减重的。

1000克的摄入=1%的吸收+ 99%的排泄

那么,有一个事实我们是可以共知的,即如果我们不像那些美食家一样注重于口爽的体验,那我们吃饭肯定不是为了制造这99%的排泄物,而是为了那不到1%的可吸收物。

如果把我们对食物的利用率的思路放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上,其实可以同样有一个捷径式的思考:如果我们知道了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那1%,就可以自然的对那99%的排泄物有所觉知,因为这个觉知,就可以在那一瞬间使我们的生命突然轻松与自然起来,我们可以突然确定:原来生命不必如此辛苦。或者说,当我们真的知道并围绕着那个1%在做什么的时候,那99%非但不再是简单的便便,不再是把我们拖得筋疲力尽的负担,反而会成为那1%生命精华真正的媒介与支撑,成为那1%的精华得以成就的宝贵经历,如此,生命便得以真正的、快捷的、更有指向而踏实的升华。

至此,我们马上会生起一个本能的思考:

1000克的摄入=1%的吸收+ 99%的排泄

那如何辨别1%和99%呢?

1%的吸收,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带给我们的感觉是

喜悦

(不是能够发出声来、笑出来的喜悦,而是一种平静的狂喜)

自然

(不需要定义、辨别而有的存在)

柔软

(不需要任何条件的支撑与引导而真实的状态)

适意

(没有参考对象、没有施予介质却如真的体验)

真如

(跨越时间、空间、文化的持续恒在)


按照目前整体社会文明进步的状态,即使我们尚没有达到这个1%,而只是想到的时候,心底的多种适意、放松与向往,都会同时莫名的萦绕,而这就是那1%的引导。

这些1%的吸收会永恒的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且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不会被嫌弃,不会被遗失,不会被评价,即使隔世再来,这些东西同样处在那个永恒里。

而那99%的排泄,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识别,当我们身体出现不安、疲劳、无力感时就代表我们没有那1%指向的支撑,单纯把注意力放在那99%上,这时我们做事常常需要时时激励才能坚持着把事情做下去。而当一个人身上的99%越来越多的时候,所形成的也会是周边环境对这个人越来越多的评价、指点,同步的还有他对这个世界所输出的各种评价、指点。而事实是当我们排斥社会、排斥他人时,从根本上是因为自己内在已经觉察到自己身上的这99%越来越多,而自己越来越不接受这样的状态。

所以,这99%的排泄会伴随我们一段时间或者一世,但在之后有的会失去,有的被遗弃,有的是主动消失,如果没有失去或者遗弃,也会形成一种拖累的负担感、消耗感,无论是实质的还是感觉的,都不会长久。

这里我们还需要再次明确一个认知,这1%的吸收与这99%的排泄不是水油分离,分开装置的。就像我们吃菜,不会说这种菜就是人体需要的,那种菜就是人体绝对不需要的,我们也不会说这一筷子是有营养的,下一筷子是没营养的。而是营养是在我们将菜吃到肚子里后,消化吸收转化后成身体需要的营养。所以,1%的吸收指得是经由99%转化后我们需要吸收的1%,只是我们还没有我们身体的智慧不能自行转化,而需要我们有意识为之。

所以,我们努力在工作、生活、学习上做到更好,不是为了避免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进而追求少受“伤害”,也不是希望做到更好就得到外部反馈式的成就感进而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而是做到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就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粹炼那1%,提纯那1%。那么,就算在这个过程中有过什么不合适的信号,比如我们俗称的压力、批评、对抗、委屈、痛苦等都只是信号,只是在提醒我们行为要指向那1%的方向,而永远不是命运的不公、上天的惩罚。

只是这个做到、粹炼、提纯的过程因为人们的觉知未醒显得无比漫长,才会在工作生活、接人待物、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大大小小的事物中,深深浅浅的层次里不断的提醒着我们。就像镜子里映出一轮红日,而当镜子碎裂成千万个碎片,每个碎片中也依旧会各自映着一轮红日。它们各自一体,又全成一体,人世间所有的经历就像那镜子的一个个碎片,而每个碎片中的那轮红日都是生命真正的指向,那1%的所在。

对于生命真正的精华,即这个1%生出觉知,对于正在这里读文章的您来讲,不难。如果我们真的对此有所感觉,我们可以试着静静的回顾一下,我们所有的各种行为当中,有多少是指向那个1%而使我们更趋坦然、自然、适意与静定,又有多少动作其实是指向99%,却因这样的动作越来越多而使我们被拉到了连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的生涩、冷凝、坚固、烦躁之中。简言之,那些引导我们趋向于坦然、自然、适意与静定的所有行为、动作,就是趋向于积累1%的,而趋向生涩、冷凝、坚固、烦躁的所有的行为、动作,其实就是将来一定会被我们弃之的99%。

于是,2018年我们依然会面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依然会迎来工作中的轻重缓急,但我们不再是无觉知的重复,而是知道了这1%的存在,知道了在99%中粹炼这1%就是我们当下成长的法门,所有的遇见与发生都会成为我们意识觉醒后的质量体验,进而灵性升华。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觉悟与行为上的调整时,每天上班者上班时会精神百倍,而下班时依然会精神百倍,因为下班是“养身 养心”,而上班则成了“养心 养身”,无论哪种养,我们当在自己生命的成长中自然而然的体现出那种晋化,这才是本份。

AI小编归纳总结

【镜中红日】 生活像被撕碎的日历,我们忙着吞咽千吨琐碎,却只消化1%的养分。新年钟声里,人人拖着疲惫的行李箱,装满了"该做的事",却遗落了"想成为的光"。 那些深夜的辗转、喧闹中的寂寥,都是生命在叩门:你错把排泄当吸收,误将轮回当成长。真正的觉醒,是看透99%的浮沫下,藏着1%的晶核——它不在跨年烟火里,而在你每一次选择时,像碎镜中的红日,无论裂痕多深,始终完整如初。 (注:以"碎镜红日"隐喻贯穿,将生物学数据转化为生命哲学,用诗化语言重构原文核心——在芜杂中提炼本质成长。)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 北京市
  • 丰台区
  • 咨询顾问
这是个人介绍,但作者什么也没留下...
粉丝0 阅读918 回复0
上一篇:
60.学习成长九弊总结篇发布时间:2019-04-23
下一篇:
62.经历的99%坚定指向1%:你的西瓜在哪里发布时间:2019-04-23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