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澜海源创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41.正用“原则”之 在工作和你的“原则”之间,哪个更重要!

2019-4-22 14:44

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享有这怎样的权利,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都能越来越自然地驾驭自己的工作,心田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浇灌与滋养,最终即使十丈红尘的苦海,也让他成为心灵滋养的福田!

AI小编归纳总结

《职场修行录:从"我执"到"共舞"》 职场如海,渡人亦渡己。那位困惑的毕业生与争执多年的老员工,实则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总在"做事"与"做人"的迷宫里兜转,却忘了抬头看企业的北极星。 真正的职业素养,是放下"我对你错"的执剑姿态,将个人棱角打磨成组织齿轮的咬合面。当质量与效率的号角吹响时,不是抱着"苦劳簿"据理力争,而是主动填补流程的灰色地带;当领导决策与个人经验碰撞时,争辩的出发点应是"如何让船行得更稳",而非"证明我掌舵更聪明"。 职场艺术在于平衡:既要做完成KPI的实干家,也要做读懂组织呼吸的观察者。就像学生时代"全优生"的隐喻——成绩单是底线,而综合素养决定高度。那些总在边界线上计较"该谁做"的人,终会困在自己划定的牢笼里;而眼里有全局的人,早已把"补位"写成第二本能。 这片海潮涌动千年,不变的真理是:唯有与组织同频共振,个人价值方能激荡出回响。修得此心,十丈红尘亦是福田。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观澜海,品源创,优工作,享生活。欢迎大家进入澜海源创职业意识、职业素养成长空间。

在企业职场中运行法则不是坚守于私则、私利,更不是投机取巧、破坏性开采。而是在积极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将自己的注意力指向于、合力于公司的目标实现,事情下一步推进...



正用原则之你的感觉与原则

文字 | 金叶子 录音 | 金叶子



几年前,在一所职业学校的毕业班里给同学们做就业指导交流时,有一位学生认真问到:老师,在企业里到底是做人更重要?还是做事更重要? 这个话题并不简单,无法一下子说清楚。

于是我问这位同学,是不是因为马上就要毕业了,就随口问问,还是真的想知道答案。那位同学告诉我,是真的想知道,因为他从老师那里、从毕业的学哥学姐那里,从父母那里听到了不同的版本,自己被弄得有些迷惑了,而且也有点恐惧,不知道将来到了企业该如何做。他说“老师告诉我要听领导、师父的话,就不会出错。”至于具体怎么做,好像也不太清楚

他问我是不是什么都听领导的,领导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在企业里就能工作下去。看着这位同学迷惑的眼神,我知道这是个需要被澄清的话题。


而在职场中到底以怎样的原则、状态与企业的人、事、物打交道不仅是学生分不清,就算问到在职场中做了多年的职场人,也未必有人能笃定的说清楚。

就像我身边的一位朋友,工作了十多年,在跟上级汇报工作时,因某件事的处理方式上与他的领导有了差异,他认为自己在一线比较有经验,所以非常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原则,甚至跟领导吵了起来。

后来在跟他聊天说起这件事时,我问他:“你当时是真的想为公司解决这个问题,也觉得领导确实忽略了重要要素或风险,才跟领导拍桌子的吗?”他沉默了几秒钟后说“好像不是,当时就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是没问题的……”


很多职场人在企业里做事时总会出现我有我的“道理”,你也有你的“原则"的景象

当企业要求质量第一时,我们会觉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必要对一些细节那么较真儿;

当企业要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时,我们会拿出很多现实证明这个目标无法实现;

当企业要求合力聚焦重点项目时,我们更习惯于关注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当企业有突击任务需要完成时,我们希望能按时下班,早点回家……

相信这既不是企业的期待,更不是我们进入职场的初衷。


企业的运行一定有其运行的规律与原则,如果遵循了其规律,周全顺畅、高效有质量就会出现。而如果守着自己的原则在职场中行事,却让事情没有推进、目标没有达成。就得好好反思反思这些原则到底是为我们的感觉舒服与否在服务呢,还是在为工作有进展,目标能实现在服务呢?

  • 即,在工作中我们到底是以自己感觉为重,还是以事情本身,推进下一步为重;

  • 亦或是以要实现企业的目标为重,还是以展现自己优势特长、掌握的原理为重(优势再长原理再过硬,对目标实现没用就等于零);

  • 再或是以评价、划清自己的职责边界为重,还是以全局追求结果达成,并能知道部门上下游之间的灰色地带的补位为重。


就像读书的时候一个学生如果成绩非常好,又爱好广泛、团结同学,则大家认为这个孩子是全面发展。但如果这个孩子什么都非常擅长,就是学习成绩不太好,那么这个孩子得到的评价则是“不务正业”。

到了企业岗位上也一样,我们的主业就是将其工作任务合理完成,工作目标有效达成!如果一切努力是真正的指向企业目标准确达成、工作任务高质量的完成,那么即使在过程中出现什么点状的疏忽,这些疏忽也会在达成结果后被其他同事忘掉甚至忽略。

而当结果没有达成,目标没有实现时,我们一定会陷入互相揪责,找到造成不好结果的责任人。也就是说,在职场中就算我们的人际很好、性格也开朗,做事也挺认真,也有自己的经验与理念,但就是工作总没有成效、也没有指向于企业目标的实现,这样的话即使别人不提示,自己也会清晰的感受到这其中的假繁荣。


每个人最终必然是要走向社会,走向职场的,并且每个人也会通过社会职场、企业组织的平台实现自己的社会定位与价值。我们也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自己所在的组织平台这艘大船的发展坚定了,稳固了,才能使自己的发展有其基础。

因此,在企业职场中运行法则不是坚守于私则、私利、私理、个则、个理,更不是不择手段、投机取巧、巧言令色、过度开采、破坏性开采。而是在积极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将自己的注意力指向于、合力于公司的目标实现,事情下一步推进;同时也要考虑到与人、事、物的和谐共生,有主有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公则,公理,公约基础上行事


不过,这个职业成长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就像是建造一座雄伟的建筑一样,更像是在雕琢人生的艺术,需要我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持续稳定地不断实践与升华。但最终总会让我们社会生涯趋于完满而不会留下遗憾!


衷心希望大家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享有这怎样的权利,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都能越来越自然地驾驭自己的工作,心田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浇灌与滋养,最终即使十丈红尘的苦海,也让他成为心灵滋养的福田!


祝愿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测试题】




其他文章

复杂是我们学习的过程,而简单则是成熟的必然

莫习惯于把“原则”变成挡箭牌

服务意识篇(三):面对未来由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服务

服务意识篇(二): 一个懂服务的人,可以解开很多生活的结

谨慎承诺与坦然面对对方的承诺

心劲往哪里使才是合适的?

莫让缘份空遗恨

一封十年后写给老师的信

从规则到规律的认识成长(一)——写作文的启示

世间的捷径是一本帐

问题真正被解决(下)

问题真正被解决(上)

AI小编归纳总结

《职场修行录:从"我执"到"共舞"》 职场如海,渡人亦渡己。那位困惑的毕业生与争执多年的老员工,实则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总在"做事"与"做人"的迷宫里兜转,却忘了抬头看企业的北极星。 真正的职业素养,是放下"我对你错"的执剑姿态,将个人棱角打磨成组织齿轮的咬合面。当质量与效率的号角吹响时,不是抱着"苦劳簿"据理力争,而是主动填补流程的灰色地带;当领导决策与个人经验碰撞时,争辩的出发点应是"如何让船行得更稳",而非"证明我掌舵更聪明"。 职场艺术在于平衡:既要做完成KPI的实干家,也要做读懂组织呼吸的观察者。就像学生时代"全优生"的隐喻——成绩单是底线,而综合素养决定高度。那些总在边界线上计较"该谁做"的人,终会困在自己划定的牢笼里;而眼里有全局的人,早已把"补位"写成第二本能。 这片海潮涌动千年,不变的真理是:唯有与组织同频共振,个人价值方能激荡出回响。修得此心,十丈红尘亦是福田。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深度求索 - DeepSeek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 北京市
  • 丰台区
  • 咨询顾问
这是个人介绍,但作者什么也没留下...
粉丝0 阅读1131 回复0
上一篇:
40.沟通不是“观点与自尊”的争夺战发布时间:2019-04-19
下一篇:
42.成长从警觉与调整我们不知道不理解的地方开始发布时间:2019-04-22
关注我们
专注职业素养教育

客服电话:010-82782858

客服邮箱:i@lhservice.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一号楼二层A227-237

澜海源创教育 - 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京ICP备08004045号-3 )

Powered by LHedu! X3.5© 2001-2013 Lhservice Inc.